这场由著名女中音歌唱家玛德莲娜·科泽娜领衔,安德烈·马孔指挥巴塞尔七弦琴巴洛克乐团所组成的演出,是一次非常独特的尝试。它将通常意义下的独唱音乐会变为了一次剧场式的演出,它的舞台设计、演出服装、灯光特别是歌唱家的演绎本身,都超过了所谓“半剧场式演出”的框架。 “除了开场的几个蒙特威尔第的咏叹调,在演出上半场还包含了两个作品,直接将这场演出从通常的音乐会形式和演绎框架中区别开来。演出下半场则以非常特别的剧场式表演来诠释蒙特威尔第戏剧性的作品《坦克雷德与克洛琳达之争》”。导演奥德·哈尔维卡如此描述他的这部十分与众不同的作品。科泽娜将会一个人扮演这部作品中的全部三个角色,即克洛琳达、坦克雷德以及叙述者。因此这部作品看起来像一部巴洛克歌剧的女声独角戏。“这种让我扮演作品中全部三个角色的点子是安德烈·马孔在几年以前想到的;我已经多次以如此形式演唱《坦克雷德与克洛琳达之争》并为此录制了新的唱片。尽管如此,一场只有一位独唱扮演三个角色的剧场式演出对我而言肯定将会过于混乱无序,而且它必须要以一种剧场式表演的形式才能呈现。于是我联系了我的老朋友,杰出的导演奥德·哈尔维卡。这个项目就由此诞生了。” 对于他的导演理念,哈尔维卡做出了如下的阐述:“就外部观感,我们利用了由巴洛克剧场汲取来的灵感;比如这些演出服装,以及那些布置在舞台边缘的巴洛克时期剧场典型的贝壳形灯光。科泽娜的演出灵感则更多由民间演员或魔术师的演出而来,在集市上即兴搭建起舞台为大家讲故事的那种。他们全身心表演自己的角色,同时他们也会跳脱出来评价自己这个角色的演出和灵感,”哈尔维卡如是说。在上半场的另一部表演作品《阿里阿德涅遇到了麻烦》中他也担任剧本作者。作曲家马尔科·伊万诺维奇在这部作品中从蒙特威尔第咏叹调《阿里安娜的悲伤》中汲取灵感,该作品于2016年2月24日在布拉格进行首演。而这个演出上下半场两个表演作品,将会由意大利著名现代作曲家卢西亚诺·贝里奥在1965年创作的《序列三》贯穿成为一个整体。科泽娜将这个短小的声乐作品加入到了这场演出中:“贝里奥的《序列》可能在观众听来像戏谑的声乐即兴,但事实上,这部作品中的每一个音符都被精准地标在了音乐中。这是我目前为止研究过的要求最为苛刻的一部声乐作品。”科泽娜表示。
安德烈·马孔 指挥家、管风琴和羽管键琴演奏家安德烈·马孔出生于意大利的特雷维索。他在巴塞尔古乐学院师从让-克劳德·森德学习管风琴和羽管键琴,并在汉斯·马丁·林德指导下学习指挥,并拿到了古乐学位。他于1986年在因斯布鲁克获得了管风琴演奏竞赛的一等奖,1991年又在博洛尼亚获得了羽管键琴演奏一等奖。他也曾跟随路易希·费迪南多·塔格利亚维尼、汉斯·范尼乌科普、杰斯珀·克里斯滕森、哈拉尔德·福格尔和唐·库普曼进行过音乐学习。马孔于1997年成立了威尼斯巴洛克乐团,此后带领乐团在国际上声名大噪。他同时也是巴塞尔七弦琴巴洛克乐团的艺术总监,每季都会负责出品一项歌剧项目。 马孔对巴洛克音乐和古典音乐的出色演绎诠释得到了广泛认可,他是法兰克福歌剧院的长期客座指挥,曾受邀指挥过德国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科隆西德广播交响乐团、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北德广播交响乐团、东德柏林广播交响乐团、蒙特卡洛爱乐乐团、丹麦国家交响乐团、格拉纳达交响乐团,并于2012/13音乐季担任格拉纳达交响乐团的艺术总监。2012年10月,他与柏林爱乐乐团首次合作,献上了一场广受赞誉的维瓦尔第音乐会,曲目中包括维瓦尔第的名作《圣母颂》。 马孔曾在普罗旺斯音乐节上指挥弗赖堡巴洛克乐团演出了一系列歌剧作品,并在2016年1月首次与科隆古乐团合作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演出亨德尔的歌剧《阿里奥丹特》。 他曾与诸如玛德莲娜·科泽娜、菲利普·雅鲁斯基、弗朗科·法吉奥里、尼古拉·贝内黛蒂、朱利亚诺·卡米诺拉、维克托利亚·穆洛瓦等知名歌唱家和演奏家进行过出色的合作。 马孔已经录制过不下50张CD。他管风琴和羽管键琴的演奏专辑曾四次获得德国金唱片奖。他指挥乐团录制的专辑也曾获得多项荣誉,包括法国的金音叉奖、音乐世界震惊奖、威尼斯西尼基金会的维瓦尔第奖、德国回声奖以及爱迪生奖。 马孔先生现为巴塞尔古乐学院的羽管键琴、管风琴及音乐演绎的教授。在意大利特雷维索的乔约萨马尔加古乐团(1982-1997),他曾是创始成员中的羽管键琴和管风琴演奏家。他还设立了名为“特雷维索市”的国际管风琴音乐节,作为音乐节的艺术总监,他致力于帮助特雷维索市修复和保护该市的管风琴古乐器。 玛德莲娜·科泽娜次女高音 作为同生代中最顶尖的次女高音歌唱家之一,玛德莲娜·科泽娜出生于捷克布尔诺并在这里和布拉迪斯拉进行学习。 她在伦敦、巴黎、布鲁塞尔、柏林、阿姆斯特丹、维也纳、东京、旧金山、纽约的爱丽丝·杜利音乐厅和卡内基音乐厅,以及各大顶级欧洲音乐节上进行独唱音乐会,与她合作的钢琴家包括丹尼尔·巴伦博伊姆、叶菲姆·布朗夫曼、马尔康·马腾诺、安德拉斯·席夫以及内田光子。 在音乐会上,她与众多国际顶级乐团进行过合作,包括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鹿特丹爱乐乐团以及捷克爱乐乐团、费城管弦乐团、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以及启蒙时代管弦乐团。而她合作过的指挥家包括西蒙·拉特爵士、马里斯·杨松斯、古斯塔夫·杜达梅尔、伯纳德·海丁克、杰利·贝洛拉维克、罗杰·诺林顿以及尼古拉斯·哈农库特。 玛德莲娜·科泽娜演出的曲目范围广泛,包括蒙特威尔第、亨德尔、格鲁克、莫扎施特劳斯以及莱奥什·亚纳切克的作品,并在萨尔茨堡音乐节(扮演Zerlina、Dorabella和Idamantes)、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扮演Varvara,Cherubino, Dorabella 和Idamantes),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以及艾克斯普罗旺斯音乐节((扮演Cherubino),皇家歌剧院(扮演La Cenerentola)以及德国国家歌剧院(扮演Melisande 和 Oktavian))等出演歌剧。 玛德莲娜·科泽娜是DG唱片公司的签约艺术家。
巴塞尔七弦琴巴洛克乐团 巴塞尔七弦琴巴洛克乐团成立于1999年,由彼得·莱德迈斯特博士主导巴塞尔七弦琴巴洛克乐团很快发展成为国际上被广泛认可的古乐表演乐团。乐团名称中的La Cetra一词(七弦琴)指的是古乐器里尔琴或齐特琴,出自维瓦尔第1727年在阿姆斯特丹首次公开发表的12首小提琴协奏曲集的题名。巴塞尔七弦琴巴洛克乐团的音乐家大部分毕业于作为瑞士杰出古乐教育中心的巴塞尔音乐学院。乐团与音乐学院研究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使得乐团的曲目编排和音乐筹备都能紧跟最新的音乐研究成果。音乐界对布雷西亚内洛、本图里尼、帕西埃洛等作曲家作品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乐团的演奏曲目名录,从17世纪蒙特威尔第的早期作品,一直到古典时期和浪漫主义早期的交响乐作品。古乐团2009年上任至今的艺术总监安德烈·马孔先生是当今享誉世界的巴洛克和早期古典作品的指挥家之一。他为这一时期已经非常丰富但经常会被忽视的音乐作品带来了新的活力,并采用了新鲜的方法进行表演创作。意大利巴洛克作曲家安东尼奥·卡尔德拉《行星的和谐》被马孔重新发现并在德国多特蒙德音乐厅进行了演出,这是近300年来首次公开表演。那次演出同时当场录制了德意志留声机唱片公司的专辑。 巴塞尔七弦琴巴洛克乐团与一系列知名客座指挥家有定期合作,其中包括约第·沙瓦尔、勒内·雅各布斯、艾提里奥·克雷默内西、以及古斯塔夫·莱昂哈特。乐团也曾与众多优秀独唱或独奏音乐家进行合作,包括安德烈斯·舒尔、薇薇卡·洁娜丝、玛德莲娜·科泽娜、派翠西亚·佩提邦、朱利亚诺·卡米诺拉等。乐团演出规模从小型合奏团到包括合唱团和独唱/独奏音乐家在内的齐整的交响乐团均有可能,具体人员配置随曲目和场合而定。 巴塞尔音乐学院声乐团于2012年在安德烈·马孔的主导下成立。声乐团定期与古乐团合作出演歌剧和清唱剧,同时声乐团也会进行独立演出。 巴塞尔七弦琴巴洛克乐团的使命是通过当代鲜活灵动的演奏和编排方式使过去的音乐作品得以新生。乐团在各主流国际音乐节和欧洲顶级音乐厅的演出,以及跨度极大的广播和唱片作品,受到了极大的赞誉与好评,其出色的专业演奏水准在国际上广为传颂。 第五咏叹调《贝尔加莫舞曲》,选自奏鸣曲《空与流》,作品第三号 马可·乌切里尼 曲 “疯子都自信满满”,选自《急速科尔提奥与其他狂想曲》 塔奎尼奥·梅鲁拉 曲 演唱:科泽娜 屋大维娅的咏叹调:“被蔑视的皇后” 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 曲 选自歌剧《波佩阿的加冕》第五幕第一场 演唱:科泽娜 “如此甜蜜的煎熬”,选自《模糊的旋律-第四首诙谐曲》 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 曲 演唱:科泽娜 《第十五号奏鸣曲》,选自《现代风格交响奏鸣曲》第二册 达里奥·卡斯特罗 曲 《雅瑞安娜遇到了麻烦》,改编自蒙特威尔第《阿里安娜的悲伤》 马尔科·伊万诺维奇 曲 演唱:科泽娜 《序列曲III》(为女声而作) 卢西亚诺·贝里奥 曲 演唱:科泽娜 ——中场休息—— 选自《为奏鸣曲、教堂音乐和室内乐的多种不同乐器所作》,作品第22号 比阿吉奥·马里尼 曲 “坦克雷德与克洛琳达之争”,选自《爱情与战争牧歌》,第八册 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 曲 演唱:科泽娜 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