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观演事宜:1.2米以上儿童凭票观演,1.2米以下儿童(儿童专场除外)谢绝入场。 *退换票事宜:购票前请确认所购场次和价位。演出票一经售出,恕不退换。
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是中国文化部官方认定、北京市政府支持的国际比赛,由中国国家大剧院主办,北京晓星芭蕾艺术发展基金会承办。比赛旨在推动中国芭蕾事业发展,促进国际间的艺术、技术、教学体系、编舞形式交流,发掘芭蕾及编舞优秀人材,并扩大国家大剧院的国际影响力。在2011年、2013年、2015年成功举办三届的基础上,国家大剧院将于2017年8月4日-8月11日举办第四届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比赛分为古典芭蕾部分和编舞比赛部分,古典比赛年龄限制在14至22岁之间,编舞比赛年龄限制18至40岁之间,参赛选手必须是专业演员或专业编舞。 世界级的艺术大赛一向都是选拔人才的优佳模式,更是艺术本身更新与发展的强劲动力。西方评论界预言“芭蕾的未来在东方”,在这样的时机之下,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应运而生。国家大剧院将广邀世界级艺术大师担任评委,诚招全球各国的专业选手,旨在通过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平台挖掘优秀人才,带动中国芭蕾事业的发展,以比赛作为中国与世界的一个纽带,加强国际间的艺术交流与合作。同时,本届比赛还将为芭蕾艺术与热爱舞蹈的观众之间打开一扇沟通交流的大门,古典芭蕾比赛开幕式、芭蕾暨编舞比赛闭幕式以及各场比赛全部开放售票,让更多的观众能够了解到芭蕾艺术不为人知一面,见证芭蕾舞者成长中的重要时刻,而8月12-13日两场汇聚世界顶级芭蕾明星的Gala演出也为舞迷提供了十分难得的观演机会。
谢尔盖·尤里维奇·菲林(俄罗斯) 评委会主席 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青年编舞家总监前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艺术总监 俄罗斯人民艺术家(2001) 1970年10月27日出生于莫斯科。1988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编舞艺术学校,后加入莫斯科大剧院。1991年从莫斯科国立编舞学院毕业,2006年在莫斯科国立大学取得了他的第二个文学学士学位。 他是经典浪漫派的业界标杆。他的表演风格独特并兼备技巧,是历史上莫斯科大剧院最具代表性的演员。 在担任莫斯科大剧院艺术总监期间,他首次将莫斯科大剧院的大门打开,不仅引入了西方经典芭蕾和最前沿的当代舞和编舞,而且邀请了美国的大卫·赫尔伯格担任首席演员。 即使2013年遭到意外袭击,菲林依然坚持带领剧团完成自己宏伟的剧目计划。他曾经在很多的国际芭蕾比赛中担任评委,包括2011年俄罗斯贝诺瓦大奖,首届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2010、2014和2015年美国青年大奖赛,2011、2012和2015年德国柏林国际奥林匹克舞蹈大赛。 在其表演生涯中,他曾获得如下殊荣: 国际舞蹈联合会贝诺瓦大奖(1994) 年度舞蹈家(意大利《舞蹈》杂志,1995) 俄罗斯联邦功勋艺术家称号(1996) 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称号(2001) 舞蹈之星(《芭蕾》杂志“舞蹈之魂”奖,2002) “金面具”国际戏剧奖(芭蕾舞专项,2004) 国际芭蕾大奖“21世纪之星”(2006)
大卫·宾特利(英国) 评委 大英帝国CBE勋章获勋人 英国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团总监 出生于1957年9月17日。自1974年至1976年在英国皇家芭蕾舞学校接受艺术训练,毕业之后进入英国皇家芭蕾舞团萨德勒斯威尔斯剧院,以主要演员和驻团编舞的身份进行艺术创作,直至1986年。 1986至1992年,他专心以驻团编舞的身份在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工作,并从1995年开始担任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团艺术总监。从2010年到2014年,他还曾出任日本国家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 作为一名杰出的编舞家,他的许多作品都非常优秀,从1978年的《局外人》、1982年《黄泉的天鹅》、1984年的《血女王》、1988年的《企鹅餐厅的静止人生》到最近的《国王之舞》(2015)和《暴风雨》(2016)等等。 在其职业生涯中,宾特利还获得过无数的奖项与荣誉,其中最为出色的是: 《伦敦旗帜晚报》舞蹈奖(1984) 劳伦斯·奥利维尔奖最佳舞蹈表演奖(1985) 《曼彻斯特晚报》奖(1989, 1998) 英国戏剧管理协会奖(1997) 英国国家舞蹈奖(2000, 2011) 《南岸秀》奖(2010)
高度(中国) 评委 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 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出生于1958年。1973年考入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学习,并于1976年留校任教,1980年进入北京舞蹈学院教育系中国民间舞专业学习,1992至2015年,先后担任中国民间舞系副主任、主任。 他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职业化架构,提出了“分进合击”的重要建设理念:即将对原生态民间舞蹈原汁原味的传承和对专业化方向技术发展的创新紧密结合,两者互相贯通,融汇对方精华引来发展自己的新机遇。 任教期间,参与编写专著《中国民族民间舞教材与教法》,发表了以《当代民间舞教育批判》为代表的学术专著。同时,他广泛开展国际文化交流项目,曾参加美国玛莎·格莱姆体系学习班,任教于香港演艺学院、美国涅狄格大学舞蹈系等,曾带队率团赴美国、埃及、叙利亚、台湾、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地学习交流。 在深入研究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同时,还创编了大量的优秀剧目,代表作包括:《日出》《香格里拉》《红河谷》《筑城记》等。 由他执导的作品,在全国舞蹈比赛、桃李杯比赛中多次获奖。他也曾担任桃李杯、全国舞蹈比赛、CCTV舞蹈比赛、韩国国际舞蹈比赛和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等国际赛事评委。
马塞洛·戈麦斯(巴西/美国) 评委 生于巴西,5岁时在里约热内卢开始舞蹈训练。 1993年,他在若茵维莱获得了当地舞蹈节的“潜力奖”,自此前往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海瑞德艺术学院,波士顿芭蕾舞团、休斯敦芭蕾舞团以及古巴国家芭蕾舞团的舞蹈学校深造学习。在古巴,他曾接受过阿莉西亚·阿隆索的亲自指导。 1994年,戈麦斯在美国国家文学艺术协会的比赛中获得第二名。1996年,他在洛桑被授予“希望奖”,并前往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进修一年。 1997年,他加入美国芭蕾舞剧院担任群舞演员,2000年被提升为独舞演员,又于2002年晋升为主要演员,并在几乎所有经典芭蕾舞剧中扮演过主要角色。 戈麦斯还与许多伟大的编舞家共同工作过,也曾表演过他们的作品。除去美国芭蕾舞剧院的世界巡演之外,他同时也作为很多世界知名芭蕾舞团的客座演员,在许多世界级舞蹈节上演出。2008年,他作为亚历山德拉·费莉的舞伴,随后者的告别演出在日本和意大利巡演,并在同年被授予贝诺瓦大奖。 作为一名编舞家,他为朱莉·肯特和罗伯托·波雷量身定做的作品《尊奉为神》在2013年美国芭蕾舞剧院的大都会歌剧院开年演出上成功首演。他的近作《余波》被编入美国芭蕾舞剧院2015年的保留剧目。
许芳宜(中国台湾) 评委 出生于台湾。前玛莎·葛兰姆舞团首席舞者,被誉为“美国现代舞之母玛莎·格莱姆的传人”。 她在杰出的舞蹈生涯中获得过许多奖项,在台湾荣获“五等景星勋章”。欧洲《舞蹈杂志》赞誉她为“杰出女舞蹈家”。 2011年她成立了《许芳宜与艺术家》,长年与世界各地的知名艺术家合作,包括与世界级指挥家穆蒂合作歌剧《摩西与法老》,与电影导演侯孝贤合作《刺客聂隐娘》;以及与编舞家艾略特·费尔德、阿库让·汗、克里斯多夫·威尔顿、罗素·马利方、沈伟、林怀民,舞蹈家温迪·韦伦、亚历山德拉·费莉、赫尔曼·科尔内霍、谭元元等众多才华横溢的国际艺术家合作。 自2015年起她举办《创意周》,鼓励国际年轻艺术家创作、演出,为年轻艺术家开发新舞台。2008年她出版个人自传《不怕我和世界不一样》, 2015年简体版《听从自己内心的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