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鲍里斯·艾夫曼
音乐:贝多芬、古斯塔夫·马勒
布景和服装设计:乌雅切斯拉夫·欧库内夫
灯光设计:亚历山大·斯瓦耶夫、鲍里斯·艾夫曼
原作首演日期:1999年6月24日
新版首演日期:2017年4月26日
鲍里斯·艾夫曼在他的这部作品中聚焦展现了“保罗一世”这个人物——这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为神秘且最自相矛盾的人物之一。鲍里斯·艾夫曼将该舞作的编创范畴锁定于“作为皇位继承人的保罗”这一前提之下,精彩刻画了主人公因其超凡而脆弱的个性而造就的种种悲剧性的对抗、以及一个建立在暴力、背叛和谎言之上且充满敌意的世界。
该剧多年来被屡屡搬上舞台,曾在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奥地利、中国、韩国、阿根廷等众多国家巡演并获得巨大成功。著名记者贝拉·耶泽斯卡娅在观看了《俄罗斯的哈姆雷特》之后曾写道:“该剧内含众多全新的编舞设想和艺术上的隐喻、加之情感如此浓烈,这一次艾夫曼超越了他自己,因为他真的没有可与之匹敌的对手了。两位头号芭蕾舞评论家——安娜·基舍尔高夫和克莱夫·巴内斯——一致认定艾夫曼在现代芭蕾舞界的领衔地位。”《纽约时报》在评论该剧时认为鲍里斯·艾夫曼“总有办法呈现令人激昂的图景和戏剧上的幻思,而这是其他编导难企及的。”2012年,该剧从常演剧目中下架。
在艾夫曼芭蕾舞团成立40周年大庆之际,鲍里斯·艾夫曼重编了一系列著名旧作,其中就包括《俄罗斯的哈姆雷特》。在保留核心剧情不变的情况下,艾夫曼重作编舞设计,令该剧更具原创力、更加精致、且情感更加浓郁。
“保罗王子(即后来的保罗一世)的人生与哈姆雷特王子的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它在许多方面都具有神秘色彩,且满是谜一般的预兆。自诞生起,保罗就有着愉悦开朗、积极进取的个性,他受过良好教育,一心准备着服务自己的国家。然而,其母叶卡捷琳娜二世憎恶其父彼得三世,使后者遭暗杀,之后其母也不再信任自己的儿子及其继承地位,周遭环境处处是监视、阴谋、恐怖与羞辱,最终使保罗陷入幻觉和妄想的虚幻世界,并导致他产生被迫害的癫狂,精神上亦孤立无援。打从自儿时起,保罗就有着神秘主义倾向(他与彼得大帝魂魄相遇的故事在史料中有记载),他也预见了自己将以悲剧收场——这些觉知让他热衷于攫取权力,以确保有足够时间来推进他为俄国福祉所作的改革。但他的努力并未得到欣赏,宫廷贵族残忍的将其杀害,而后世对他亦恶语相加。 这出芭蕾舞剧的主人公是青年时期的保罗王子。我们所刻画的这一人物,其头脑中依然充满了精彩的想法、远大的抱负、且即将遭遇他人生中首个悲剧性转折。‘生存还是毁灭?’——这是哈姆雷特永恒的困局,而我们在舞剧中亦寻求其破解之道。”
——鲍里斯·艾夫曼
前言 俄罗斯正值彼得三世统治之下。皇后叶卡捷琳娜并不钟爱自己的丈夫,且因丈夫放纵酗酒而倍感羞辱。皇后最爱的宫廷宠臣协助她对皇帝发动了政变。年少的保罗王子被迫目睹其父惨遭暗杀。 第一幕 皇宫内庭,伪善的朝臣簇拥保罗,但他仍感孤独,其生活圈不外乎女佣无意义的忙乱、流言蜚语横行、阴谋诡计遍地。他也无法与生母叶卡捷琳娜——也就是皇后——有任何联络交流,因为后者总被宠臣严加防护着。皇后叶卡捷琳娜并未准备交出任何权力,她不会让其子接触任何治国理政之事。 皇后认为,让储君保罗尽早结婚或许能让他不再抱有继承王位之想。 保罗与妻子相处美满,但其妻野心勃勃,她对丈夫保罗施压,令他卷入俄罗斯皇位争夺之中。皇后叶卡捷琳娜再设一计,让保罗之妻成为宠臣的猎物,并最终使之背叛,这摧毁了保罗幸福的婚姻。但至此打击还未完结:爱妻最终的死,成为保罗追逐皇权的代价。 第二幕 宫中内情扑朔迷离,冷酷的敌意让保罗后怕,也打消了他逃脱皇后股掌的希望。这位储君梦想在军事上取得胜果,但这只是他对权力的一种幻想罢了。 回顾往昔,保罗见到了死去的妻子、度过的童年、以及被谋杀的父亲。 皇后主持的假面舞会演变成纵欲的派对。保罗邀请皇后叶卡捷琳娜观看一场由他排演的戏剧演出,剧情是不贞的妻子及其情人联手杀害了国王。皇后看出这是在影射她参与了暗杀,这使她怒不可遏。保罗第一次感到自己有力量与生母对峙。 宠臣感到心乱如麻,他试图用爱抚重获皇后的爱意,但徒劳无功——他已不再有利用价值。 保罗生父的阴魂显现,他敦促保罗去复仇。保罗想象了他渴望中的复仇大计:宠臣死于遭他暗杀的国王的魂灵之手。保罗头脑中涌现各种画面,他看到了皇后。现在是她受报应的时刻了,他只需挥下手中的剑……但这位皇储仍无法给生母致命一击。 皇后也为揽权付出了代价,她在精神上完全陷入孤立。对死亡的恐惧注满了她的灵魂。 连想象登基上位都无法给保罗带来快乐了。他预见自己的统治不得长久,且将以自己的死来告终。这位皇储注定无法获得其母亲那样的荣耀。保罗也明白:他只是梦想的囚徒,只是内心焦灼幻像的一抹倒影。
鲍里斯·艾夫曼编舞
“俄罗斯人民艺术家”、“俄罗斯联邦国家奖”获得者 鲍里斯·艾夫曼是艾夫芭蕾舞团的创始人,是他自己的风格和他自己的芭蕾舞世界的创造者,被称为“世界重要的编舞家之一”和“戏剧魔术大师”。艾夫曼于1946年出生于西伯利亚,从幼年时期起,他就在舞蹈中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他自己曾说:“芭蕾于我而言不仅是一个职业,它是我存在的意义,是我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我抑制不住得想要用芭蕾传达从高处得到的灵感。” 在结束了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和瓦岗诺娃芭蕾舞学校的求学生涯之后,艾夫曼于1977年创立了自己的芭蕾舞团——列宁格勒新芭蕾舞团,也就是今天声名远播的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的前身。他和他的舞者们,不仅有着坚实的古典芭蕾舞基础,同时不断积极创新,丰富芭蕾舞蹈语言,很快便被看作是俄罗斯芭蕾新生代代的中坚力量。 艾夫曼将他在芭蕾舞蹈世界中取得的前沿成就和他最初舞蹈起源的俄罗斯古典芭蕾背景相结合,他将“心理芭蕾”定义为自己的舞蹈风格:“我全部的舞蹈创作就是为芭蕾寻求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寻找一种能够表达人类精神生活的身体语言。” 时间的推移,他的芭蕾舞团变成了芭蕾舞剧院,名字的变化反映了艾夫曼创作方法的本质特征。作为一个自然倾向于戏剧的艺术家,他的兴趣不仅在编排身体运动的变化,还有坦率的内心动作,以及与表演相关的一个或另一个重要的想法。“我创造了不同类型的芭蕾舞,表现自我一直是表达的主题,这其中有戏剧、哲学、人物和想法。我相信这是未来的芭蕾舞蹈的趋势。相信我,我的许多年轻同行们将沿着我所走的道路前进。这条道路最终指向人本身。” 这个被指向的人本身,是一个被艾夫曼看作是艺术的主题和兴趣所在的人,他掌握着人们的心灵,有能力解决灵魂考究。对于艾夫曼来说,芭蕾舞是一种沉思的手段,或者如他所说,“机会,通过运动,不仅表达某种形式和线条,而且传达大量的情感、能量和想法......” 艾夫曼剧院的一个显着特征是它的商标,几乎所有的表演都有情节,而且往往是有文学来源,这完全符合他的艺术信条:“我并不是说我不关心舞蹈文本本身及其水平、想象力或完美的形式......但如果我需要一个文学基础,它意味着我正在寻找机会进入某个领域,这个领域应该对我和我的观众来说都是相对熟悉的,在熟悉的情况下,我要试图发现并揭示未探索的领域...... 正是这种对未开辟领域的渗透——在舞蹈编排和思想领域——可以说是鲍里斯·艾夫曼的标志。当他转向文学作品,无论是莫里哀、保罗一世(俄罗斯皇帝)、柴科夫斯基或是罗丹的生活故事时,艾夫曼总能看到其他人不曾察觉的细微差别,他发现了令人惊奇的、新的含义。在运动的视觉隐喻中,可以将其与梦想的比喻密码进行比较,其中朦胧的幻想和冲动呈现在视觉形式上,艾夫曼将文学文本或艺术家生活史实的核心外化。艾夫曼舞蹈戏剧通常被称为心理戏剧。他的芭蕾舞剧可以被称为可塑精神分析,在此过程中,人物和故事的内心深度——无论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都在一一被揭示。 当艾夫曼将目光投向那些伟大作家的作品或表现天才的生平过往,并将其转化为芭蕾舞语汇时,这便是一种浸入式的体验,通过物质的、心灵的,通过身体、灵魂,通过语言、思想。正如他曾说过,“舞蹈对我来说不止是对身体的拓展,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探索”。他独特的舞蹈词汇和创作概念,对原著作家作品的诠释,是对赋予内心世界无边无际的奇妙维度新的突破。
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
1977年,鲍里斯·艾夫曼成立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舞团原名“列宁格勒新芭蕾舞团”)。这一新芭蕾舞团的编创理念在创新方面走在了时代之前。其创始之初设立的愿景,就是要将舞团发展成为一个试验场——这是专属于一位编舞家的芭蕾剧场。 舞团的初次亮相,如《重声》《回旋镖》等作品受到观众以及芭蕾评论家的热烈回应,后者认为这将是俄罗斯芭蕾艺术发展的新趋向。然而,传统芭蕾舞学派的支持者却不愿承认这位年轻编舞家的影响力。艾夫曼通常别出心裁的为舞剧甄选文学和音乐素材,加之身体运动语汇的大胆性,使得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他都被标签为“编舞的异见分子”。 在20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代初,舞团独特的作品风格逐渐成熟。其上演的作品越来越多以古典文学瑰宝为蓝本。编导艾夫曼与才华横溢的舞团成员紧密合作,着手开创新型芭蕾的路径。其新作,如《愚人》《疯狂一日》《费加罗的婚礼》《传奇》《第十二夜》《决斗》《大师与玛格丽特》《凶手》等,均以精锐的舞蹈编排为特色,旨在表达出芭蕾舞剧角色所体验的高昂热情。 如今,艾夫曼芭蕾舞团的作品纷纷得到了来自欧美、亚洲、澳大利亚等地芭蕾舞爱好者的簇拥和称赞:《红色吉赛尔》《俄罗斯的哈姆雷特》《安娜·卡列尼娜》《叶甫盖尼·奥涅金》《罗丹》《罪恶之上》《安魂曲》《跌宕起伏》《柴可夫斯基》《皮格马利翁效应》《莫里哀的热情》《唐璜的面具》《海鸥》等芭蕾作品不仅展现了俄罗斯当代芭蕾艺术的最高水平,也为国际观众引见了俄罗斯的精神遗产以及世界文化的最佳精粹——即编导与舞者注入作品中的灵感。 数十年来,艾夫曼芭蕾舞团在世界顶级剧院的演出均获得了巨大成功。其作品能让观众沉浸在人性激情的无垠世界中,能建立起强大的精神纽带,亦能通过其塑造的密集冲击和强大能量令人惊讶乃至叹服——这一切使得舞团获得了且持续保有众人的认可。 鲍里斯·艾夫曼不仅是一位编舞家,也酷似一位哲学家。他深忧当代议题,也不断遭遇创造所带来的挑战。艾夫曼会直接与观众探讨人类存在过程中最为复杂以及最具戏剧性的面向。他将“心理芭蕾”定义为自己的舞蹈风格。《纽约时报》称鲍里斯·艾夫曼是目前在世编舞家中的领头羊:“芭蕾世界不必再苦苦寻觅编舞大师了——他就是鲍里斯·艾夫曼莫属。” 舞团以其精湛的技巧、出色的诠释和充满智趣的演绎独树一帜。其领衔舞者皆为芭蕾舞领域的翘楚,在俄罗斯国内以及国际上均取得成就,其中包括“金面具奖”“金索菲特奖”“俄罗斯联邦总统奖”等,正是他们——如:玛利亚·阿巴肖娃、柳博傅·安德列耶娃、德米特里·费舍尔、谢尔盖·沃洛布耶夫等——践行着鲍里斯·艾夫曼的创作灵感。 2011年是舞团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在编舞家鲍里斯·艾夫曼的倡议下,圣彼得堡政府决定创建鲍里斯艾夫曼舞蹈学院。2013年9月,学院开启第一学年招生。2019年,附属的舞蹈学院剧场落成开业,该剧场成为圣彼得堡独一无二的、可举办舞蹈节、舞蹈比赛和舞蹈表演的新场馆。 希冀成为世界编舞艺术中心之一的鲍里斯·艾夫曼舞蹈宫,将于不久的将来在圣彼得堡开幕。它不仅是艾夫曼芭蕾舞团的大本营,也将为其他不同风格和类别的舞团和表演者提供空间和硬件设施。 鲍里斯·艾夫曼的愿景和使命是创造独特的芭蕾舞剧,这源自俄罗斯心理剧场的最佳代表作。他将继续探索21世纪编舞形式的创新,并拓宽芭蕾艺术的边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