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举世瞩目的长征。在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上,红军战士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
中国史诗歌剧《长征》首演于2016年7月1日,是国家大剧院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所委约创作的原创歌剧,也是国家大剧院推出的第50部歌剧,是继《西施》《赵氏孤儿》《冰山上的来客》《方志敏》等民族经典题材之后推出的第11部中国原创歌剧。本剧根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真实历史改编,以现实主义手法忠实地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艰苦过程,通过普通红军战士和民众的视角和感受,串联出长征过程中的重要节点性事件,忠实地再现了那段“苦难的辉煌”,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为信仰而奋斗牺牲的崇高理想信念,并以此缅怀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以长征为题材的各类文艺作品百花齐放,仅影视剧和各类舞台剧逾百部。红军长征,这个上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之一,是改变历史的一个壮举。国家大剧院歌剧《长征》以歌剧这一最丰富的舞台艺术形式,向长征这一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伟大事件致敬!
全剧共六幕九场,登场人物近30余个,合唱队规模上百人,是国家大剧院迄今演出规模最大的一部原创歌剧作品。全剧一气呵成表现了红军从瑞金出发,历经湘江战役、遵义会议、夺取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会师会宁等重要历史事件,体现革命先烈为梦想不怕牺牲的正能量精神。
长征的伟大历史造就出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长征精神的每一个音符都蕴含着时代的因子,都具有催人奋进、撼人心魄的精神力量。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家大剧院,通过歌剧的艺术魅力重温这一段苦难与辉煌。
作 曲:印青
编 剧:邹静之
世界首演:2016年7月1日
导 演:田沁鑫、杨笑阳
舞美设计:马岩松
服装设计:宋立
灯光设计:胡耀辉
多媒体设计:胡天骥
造型设计:陈敏正
音效设计:王丹戎
音响设计:蔡军
道具设计:金继峰
音乐指导:黄小曼
剧情介绍:
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准备撤离苏维埃共和国的都城瑞金,中央红军某团曾团长和彭政委接到转移的命令时,不忍把伤病员留给敌人。而此时,来说服伤员的彭政委的爱人洪大夫说出了自己也申请将留下来照顾伤员,面临生死离别的夫妻代表着离开瑞金和留下来的同志,唱出了《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军号声中,红军战士唱着《我们终将得胜利,红军一定会回来》,怀着对梦想追求的决心离开瑞金。
湘江战役,红军长征中最惨烈的一战,血染湘江。
战争过后,彭政委看着活下来的熟睡中的战士们,唱起《寒夜中》,下决心拢住队伍,为理想绝不后退。
夜入遵义城的红军得到了休整机会。部队与商户公平交易,战士们与宣传队搞起了写标语大赛。热闹的气氛后,深夜,遵义会议的公告传来,毛委员加入了领导中心,中国革命迎来了历史的转折点。
在敌军围追堵截中,红军在面对生死存亡时,曾团长和彭政委带领战士一天一夜奔袭两百四十里,在大合唱《奔袭之歌》后战士们一鼓作气夺下泸定桥。红军主力胜利突围。
面对雪山、草地的艰难困苦。红军战士为了理想勇于向前。战士平伢子为了战友们的安全,在试吃野菜时中毒,掉队后奄奄一息的平伢子不幸陷入沼泽,以一曲咏叹调《我舍不得离开你们》表述了牺牲前对红军队伍的留恋。
历经艰难险阻,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终于在陕甘边界的会宁胜利会师。在热烈的会师大合唱后,彭政委却得知爱人洪大夫被捕后牺牲。洪大夫最后的信,激励了战士们,全剧在大合唱《长征万岁》中结束。
主创:
印青作曲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协创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第八、九届全委,全军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原解放军总政歌舞团一级作曲、原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创作各类音乐作品1500多件,代表作有歌曲《走进新时代》《西部放歌》《天路》《江山》《当兵的历史》《在灿烂阳光下》《不要问为什么》《边关军魂》《世纪春雨》《桃花谣》《芦花》《望月》《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把一切献给党》《战士与母亲》《在和平年代》《旗帜颂》《走向复兴》《共筑中国梦》等,在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创作的歌剧《党的女儿》(合作)、《运河谣》,舞剧音乐《妈祖》及《新四军》《最后的骑兵》《海天之恋》《一言为定》《村官普发兴》《百团大战》等影视音乐作品也广受好评。有300余件作品在全国全军各次文艺评选、比赛中获奖,其中多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文化部“文华奖”、解放军文艺奖、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金唱片奖”等奖项。多次在国家、军队各重大文艺活动中担任艺术总监和音乐总监。
因工作成绩显著,曾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五次;被评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原解放军总政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全军学习“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先进个人、全军英模大会代表、全军文化艺术工作先进个人。
邹静之编剧
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
1952年出生,祖籍江西南昌,北京长大。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始从事文学创作。曾出版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著作二十余种(代表作:《邹静之诗选》《九栋》《邹静之戏剧集》等);电影十余部(代表作《一代宗师》《归来》《千里走单骑》等);电视剧五百余集(代表作《五月槐花香》《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等);话剧五部(代表作《我爱桃花》《操场》等);歌剧三部(《夜宴》《赵氏孤儿》等);京剧、儿童剧各一部。其作品曾获国际国内各项大奖。
田沁鑫导演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国家一级导演。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文化委员会副主任。
代表作品:话剧《生死场》《狂飙》《赵氏孤儿》《四世同堂》《青蛇》《北京法源寺》等,昆曲《一六九九·桃花扇》,音乐剧《电影之歌(2010版)》《阿尔兹记忆的爱情》,歌剧《长征》《扶贫路上》,大型文化访谈节目《故事里的中国》第一季、第二季,大型文化类创新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情景史诗《奋斗吧中华儿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
杨笑阳导演
中国舞蹈家协会原副主席,国家一级编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优秀人才,“文华导演奖”获得者。
曾担任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开闭幕式总导演、总创意;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演出《奋斗吧中华儿女》、2018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我们的四十年》、2017年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文艺晚会《在党的旗帜下》、201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永远的长征》、2014年—2018年中央军委慰问驻京部队老干部文艺晚会总导演,2010年大型红色经典舞剧《铁道游击队》策划、总导演,2008年庆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开幕式《腾飞宁夏》总导演;1998年—2019年担任历届“双拥”晚会、“老干部”晚会导演,多次担任文联“百花迎春”及国侨办“四海同春”晚会导演。
参与执导2015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2009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画卷》篇、2007年建军80周年《八一军旗红》。
舞剧作品有《月上贺兰》《吕梁英雄传》《铁道游击队》《精忠报国》《打金枝》《刘胡兰》《英雄儿女》等。歌舞作品有《十二月恋歌》《以青春的名义》《红旗飘飘》《血肉筑长城》《一个士兵的日记》《祖国,请检阅》等。歌剧作品有《长征》《守望天山》等。舞蹈作品有《枫叶红时》《穿越》《跨越》《看齐看齐》《天堑》《若水》等。
曾获第五届、第六届全国舞蹈比赛金奖,第二、五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创作金奖,第七、八、九届全军文艺会演创作一等奖,朝鲜“四月之春”国际艺术节作品金奖,首届“蒲公英”评选创作编导金奖,山西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
马岩松舞美设计
被誉为国际新一代建筑师中最重要的声音和代表,是首位在海外赢得重要标志性建筑的中国建筑师。他致力于探寻建筑的未来之路,倡导把城市的密度、功能和山水意境结合起来,通过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以人的精神为核心的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从2002年设计浮游之岛开始,马岩松以“梦露大厦”、哈尔滨大剧院、胡同泡泡32号、鄂尔多斯博物馆、卢卡斯叙事艺术博物馆等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实践着这一未来人居理想的宣言。
《快公司》先后评选他为“2009年全球建筑界最具创造力10人”以及“2014年全球商界最具创造力100人”。2010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授予他国际名誉会员。 2014年他被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2014世界青年领袖”。马岩松曾就读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后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并获硕士学位。目前他是北京建筑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客座教授。
宋立服装设计
曾担任国家大剧院大型新编史诗京剧《赤壁》、新编历史京剧《正考父》的服装设计。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团服装设计。
主要作品:国家大型活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北京残奥会开幕式、闭幕式;上海特奥会开幕式。舞蹈《千手观音》《士兵与枪》《扎西德勒》《穿越》《战马嘶鸣》《牡丹颂》《海燕》;剧目《国魂》《军魂》《士兵日记》及第二十届“双拥”晚会;杂技《俏花旦》《协奏-黑白狂想》《肩上芭蕾》《顶碗》、中国杂技团《一品一三绝》;舞剧《千手观音》《一把酸枣》《野斑马》《花木兰》《天边红云》《红楼梦》《红河谷》《西施》《茉莉花》《霸王别姬》《舞台姐妹》;芭蕾舞剧《二泉映月》《八女投江》;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国家大剧院大型新编史诗京剧《赤壁》。
胡耀辉灯光设计
曾担任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运河谣》《日出》、话剧《样式雷》的灯光设计。
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舞台美术家学会灯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演艺技术设备学会会员。他的设计风格情感细腻、内敛大气。
所获奖项:2004年至2007年年度话剧“金狮舞台美术奖”;六次文化部“文华舞台灯光设计奖”;多次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奖。代表作品:话剧《雷雨》《原野》《秦王政》等;歌剧《图兰朵》《运河谣》《日出》等;戏曲《歌王》《关汉卿》等;音乐剧《文成公主》《天龙八部》等;儿童剧《红领巾》《想飞的孩子》;眉户剧《迟开的玫瑰》;桂剧《大儒还乡》;京剧《藏羚羊》;湘剧《李贞还乡》等;大型实景剧《草庐诸葛亮》《天下情山》;电视情景剧《我爱我家》等数百部作品。著有《舞台美术视觉形态与再造》《舞台美术视错觉行为》《戏曲舞台灯光的照明与造型》等多篇学术论文。
胡天骥多媒体设计
曾在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担任多媒体设计。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后赴法深造,毕业于法国Lissa动画学院,主修影视动画。2007年回国后创立正月影像studio,从事CG影视后期特效舞台多媒体互动影像工作。
主要作品:李玉刚歌舞诗剧《四美图》;大型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大汉苏武》《运之河》《伤逝》《红河谷》;大型音乐剧《茉莉花》《锦绣过云楼》《或许明天属于我》、大型儿童音乐剧《北京传说》;大型舞剧《水月洛神》《王羲之》《一起跳舞吧》《二十四节气》及其欧洲复排巡演;话剧《培尔金特》《秋瑾》《镜中人》;大型杂技剧《聊斋》;木偶剧《飞吧,丹顶鹤》。
陈敏正造型设计
国家一级美术师,从事影视剧人物造型工作40余年,现任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化妆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瀚正造型创始人、艺术总监。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首席造型设计。
电影作品:《三枪拍案惊奇》《辛亥革命》《雪花与密扇》《西藏天空》《大明宫》《绝唱》《熊出没》《星火》《三岔口》。电视剧:《武媚娘传奇》《甄嬛传》《芈月传》《武神赵子龙》《闯关东》《大秧歌》《隋唐演义》《西游记》(85版)《水浒》(新版)等千余部集。歌剧:张艺谋鸟巢版《图兰朵》。话剧:《风刮卜奎》《白门柳》《布衣孔子》等。近期有电影《莲花王子哪吒》《三国》,电视剧《女儿红》《苏茉儿传奇》等在制作中。
奖项:中国电影电视剧协会1998届、2000届、2004届、2008届、2010届、2012届化妆金像奖;中国电影电视剧协会2002年当代优秀化妆师;金鹰奖最佳美术奖;第五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化妆单项奖);中国电视20年最佳造型师;2008北京奥运会特别贡献奖。另外,他还担任了第九届CCTV模特电视大赛、中美协全国化妆发型大赛、第三十三届巴黎世界杯大赛中国区选拔赛评委。多次为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香港教育学院等高校授课。
王丹戎音效设计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录音艺术专业,中影制作基地声音艺术总监、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录音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曾与冯小刚、陈凯歌、陈国富、徐克、韩三平、黄建新、赵宝刚等众多知名导演合作。所获奖项:第2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录音奖(《建国大业》)、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音效奖(《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以及在中国电影金鸡奖、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等各大电影节多次获得声音专业奖提名,并在2015年担任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
电影作品:《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大腕》《和你在一起》《手机》《天下无贼》《无极》《夜宴》《集结号》《梅兰芳》《非诚勿扰》《风声》《赵氏孤儿》《建党伟业》《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触不可及》《奔爱》《绝地逃亡》等50余部。
蔡军音响设计
蔡军从事舞台音响演出及设计工作多年,曾就职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后调入国家大剧院工作至今。期间赴法国巴黎巴士底歌剧院与日本新国立剧院研修歌剧的舞台音响制作,并在歌剧《弄臣》《托斯卡》等剧目中加以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演出效果。
近年来,他在国际民歌节开幕演出、少儿京剧《赤壁》《相聚在五环旗下》等剧目中担任音响设计,并参与设计了国家大剧院制作的大型歌舞史诗《复兴之路》的全部舞台音响工作。同时,还在国内多家剧院的建设与改造中担任专家评委,对新建剧院的音响系统方案提出指导意见。
金继峰道具设计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舞台设计专业,现就职于国家大剧院,负责国家大剧院制作的四十余部歌剧、话剧、舞剧的道具相关工作。
担任设计的剧目:舞剧《马可波罗》,歌剧《运河谣》《渔公和金鱼》,话剧《榆树下的欲望》等。担任道具监制、统筹、管理的剧目:歌剧《假面舞会》《玫瑰骑士》《游吟诗人》《参孙与达利拉》《卡门》《托斯卡》《图兰朵》《方志敏》《洪湖赤卫队》《塞维利亚理发师》《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罗恩格林》《水仙女》等,话剧《推拿》《王府井》《玩偶之家》《样式雷》等,舞剧《复兴之路》《马可波罗》等。
黄小曼音乐指导
歌剧音乐指导;国家一级演奏员;钢琴家;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第七届文代会代表;北京市东城区文联副主席、音协主席;原中央歌剧院副院长。担任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会”、“文华奖”评委会、“舞台精品工程”评委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专家津贴。
自幼学习钢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1976年进入中央歌剧院,在几十年歌剧生涯中积累了中外经典歌剧近百部,并在多部歌剧中任音乐指导和艺术总监。2000年任中央歌剧院副院长,2009年参与组建国家大剧院合唱团。
1999年策划并推出了系列“中外艺术歌曲音乐会”;在庆祝澳门回归天安门大型广场音乐会“中国心”中任总策划和艺术指导;同年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全国优秀演奏奖”。2000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对她进行了专门的采访和报道。2001年为了申办“北京奥运会”,在北京故宫午门举行的“世界三大男高音”音乐会任总策划、艺术总监。2002年开始,连续担任历届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美声组、合唱组评委会委员;2011年、2014年担任CCTV钢琴小提琴大赛的评委。2008年起,在国家大剧院《西施》《赵氏孤儿》《夏日彩虹》《运河谣》《冰山上的来客》《方志敏》《长征》《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兰花花》《党的女儿》等原创歌剧中担任音乐指导。